当前位置: 主页 > 骨灰传奇 >

关公卓刀为泉传说入网页经典传奇选国家级非遗 已流传1800多年(3)

时间:2018-09-28 22:00来源:haiwon.com.cn 作者:精品传奇 点击:
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还存在重申报、轻传承,重有形、轻无形,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还存在重申报、轻传承,重有形、轻无形,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努力通过法律的规制和规范,使非遗保存保护纳入法律轨道。

  中国杂技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傅起凤是我国著名杂技史研究专家、文化部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她介绍,在游艺与杂技(Ⅵ)类非遗项目的评选中,一般都按单项评比,但也有一类叫“立体保护”,“武汉杂技”就属此类。

  武汉杂技团先后创作演出了《顶碗》、《柔术咬花》、《椅子造型》、《大跳板》、《集体车技》、《转碟》、《浪桥飞人》、《小飞人》、《双层定车》、《双扛杆》、《柔术顶碗》、《驯熊猫》、《蹦床蹬人》等一大批杂技节目,以及《宝剑刺牌》、《花瓶与荷花》、《顶桶》、《打帽子》、《拍皮球》等魔术滑稽节目,同时发展了《驯狮熊》、《驯狮虎》等马戏驯兽节目。

  湖北评书

  流传2000多年讲述“知音”故事

  两区采取多项保护措施

  曲艺

  武汉解放前后,有12个以著名杂技家、魔术师为首的杂技团体固定在民众乐园演出,如凌幻天的金星魔术团、汤少连的光明技艺团、程雅琴的环球马戏团、徐飞龙的全球飞车团、毛龙厚的青年技术团、夏群的群艺马戏团、沈春林的中国戏法团、姚新亭的南洋国术团等,为武汉杂技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汉阳区为三镇之一,“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个核心故事发生在汉阳,并留下众多相关的地名:钟家村、琴断口、琴断小河、碎琴山、琴台路、知音路等。汉阳古琴台是“伯牙子期传说”的物质载体和纪念地,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了,现在的古琴台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市著名的文化景点和游览胜地,也是省重点文保单位。

  武汉地处“九省通衢”,历来是长江流域传统杂技荟萃的中心,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荆楚特色,深受大众喜爱。

  传统美术

  汉阳区的措施有:成立知音传说保护工作室和知音文化研究会,定期开展“知音论坛”活动;为“高山流水知音传说”建立完整的档案;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大众对知音传说的了解和认识;在全区范围内对“伯牙子期传说”进行普查,内容编入《伯牙与子期*知音传说》一书。该区还将继续开发利用及保护好古琴台及《高山流水》古曲,保护好相关戏曲、曲艺、歌舞的脚本及其表演形式,打造一个知音文化主题游精品线路,把琴台碑廊中珍贵的书法珍品拍照或制成拓片等。

  黄鹤楼传说

  民间文学

  汉阳古琴台

  伯牙子期传说

  2012年,该区以卓刀泉古寺为平台,主办了“关公文化交流”活动,以增强海峡两岸的认同感。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卓刀泉传说”,该区还将进一步收集、整理、记录和挖掘更多相关的民间故事,并建立档案数据库;打造“卓刀泉传说”文艺作品并搬上舞台;收集我省包括“卓刀泉传说”在内的“三国传说”,整理出版《湖北省三国传说民间故事集》;充分发挥卓刀泉寺武圣人关公的“忠”、“义”文化功能,促进两岸融合交流。

  木雕(武汉木雕船模)

  湖北小曲

  为有效解决非遗保护的不平衡性,专家们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条例”草案中提出:对全市各级非遗项目,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对我市列入非遗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实行重点保护,编制专项计划,配套单项扶持资金;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代表性项目,设立专题展示场所或博物馆;对其他省、市、区级代表性项目,按照项目保护规划实行严格保护。同时,根据非遗项目的存续状态和发展现状,采取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四类保护方法,按照轻重缓急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

  传统体育、

  民间文学

  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伯牙子期传说”,两个区均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

  1919年,汉口民众乐园(新市场)开业后,雍和厅成为杂技表演中心,每天轮换演出杂技节目20多个。

  20世纪 90年代,武汉建成全国一流的杂技厅,多次举办国内外大型杂技演赛活动,并创办了“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截止今年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武汉杂技”从民间街头走上艺术舞台

  湖北大鼓

  传统医药

  今年,我市申报的“武汉杂技”、“伯牙子期传说”、“三国传说·卓刀泉传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对武汉意味着什么?

  传统美术

  如今,在日本大分市也建有高山流水轩,在法国波尔多市建有知音亭,德国、韩国等国家也建有古琴台。古琴曲《流水》已随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在浩瀚的宇宙中赋予了知音文化的中国意蕴。

  武汉杂技

  1800年来,“青龙降虎关云长,甘醇还数卓刀泉”伏虎为山、卓刀为泉的传说在民间世代相传。

  传统舞蹈

  木兰传说

  “武汉杂技”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成立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武汉杂技团已发展成为具有浓烈楚风汉味艺术特色并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杂技艺术团体,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杂技艺术家,其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港澳台地区,还100多次赴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商)演。

  楚剧

  百年传承从武汉走向世界

  现在的卓刀泉寺大致为1916年重修,进山门后为四合院式的院落,中央为泉。左侧为桃园阁,供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左、右两厢为禅堂和客堂,再进为正殿,原供关羽塑像。“文化大革命”中,庙内塑像、陈列被毁,1988年恢复为寺庙。

  卓刀泉寺成为文化新名片

  2014年,卓刀泉寺被评为洪山区十大名片之一。

  太平天国时,寺庙建筑大部分毁于战火。据寺内石碑记载,清咸丰八年(1858年)曾经重建。光绪二年(1876年)在庙周围栽种1000多株松柏,松柏之中间植桃李,以象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意。

  主要传承人

  在国务院公布的前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我市已有12项入选,今年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5项,各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422项,全市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1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申报的“武汉杂技”、“伯牙子期传说”、“三国传说·卓刀泉传说”项目成功入选。至此,我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5个。

  抗日战争前后,来武汉表演的杂技团体有50多个。

关公卓刀为泉传说入网页经典传奇选国家级非遗 已流传1800多年

  陈邂馨说:“这三个项目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文学性、审美性,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彰显了武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形象。”

  吴卫民:著名杂技、滑稽表演艺术家,是一位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杂技、滑稽的优秀传承人。

  撰文/黄征 刘甜甜

  据此人们传说:公元208年(东汉建安13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有碑文所记:“斯泉冬温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疾。”

关公卓刀为泉传说入网页经典传奇选国家级非遗 已流传1800多年

  卓刀泉深约三丈,泉水淡碧,,冬暖夏凉,味如甘澧,据传饮之可以疗疾。宋朝为纪念关羽,依泉建庙,称曰“御泉寺”。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楚昭王朱祯喝此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更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赋、楹联等留存至今。

  游艺与杂技

  龙舞(高龙)

  汉绣

  夏菊花的《顶碗》

  传统戏剧

  该传说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经民间口头传颂,进入文士笔下,最早在《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等先秦典籍中有记录,其后在口耳相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至明万历,出现了民间话本《贵贱交情》,冯梦龙据此创作了话本小说《警世通言》。

  李莉萍:1983年创作演出《柔术顶碗》,荣获摩纳哥国际杂技马戏比赛“金小丑奖”。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湖北天门、沔阳等地民间杂技艺人到武汉卖艺,后逐步形成班社进入舞台演出,汉口后湖聚有杂技、戏法、驯兽等民间艺人露天卖艺。《汉口竹枝词》中描述当时杂技活动:“走索车坛尽女娃,十人倒有九人麻,看钱丢罢还求赏,手捧铜锣到处扠(引自《武汉市志—文化志》)。

  近年来,洪山区积极挖掘收集整理了有关卓刀泉的民间传说,并出版成书。“卓刀泉传说”以及一些其他流传于民间的口头传说,如“卓刀泉和伏虎山传说”、“御泉九龙岩传说”、“泉寺丹桂传奇”、“王泉九龙岩”、“郡主显灵”等,已分别收集整理并出版在《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1983)、《卓刀泉》(2006)和《洪山掌故》(2011)中。

  名称

  经过100多年的传承创新,“武汉杂技”已发展成为杂技、魔术、马戏、滑稽等门类齐全的杂技文化品牌。

关公卓刀为泉传说入网页经典传奇选国家级非遗 已流传1800多年

  曲艺

  传统戏剧

  夏菊花:“武汉杂技”的杰出代表,享誉国际的杂技艺术大师。1957年,她表演的《顶碗》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其《顶碗》艺术已成为中国杂技的经典,被誉为“顶碗皇后”。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伯牙子期传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影响,武汉市的蔡甸区和汉阳区是该传说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并以马鞍山和古琴台为中心向外辐射。

  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陈邂馨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非遗保护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且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把非遗保护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市、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非遗资源的普查、挖掘、整理与保护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

  民间文学

  三国传说·卓刀泉传说

  1953年,武汉杂技团正式成立,1960年前后,武昌区杂技团、江岸区民艺杂技团和中山公园驯化动物团又先后划入该团,为“武汉杂技”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武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周德平:优秀中青年杂技艺术家,是车技等节目的优秀传承人。

  汉阳归元庙会

  “知音”故事源于蔡甸汉阳

  除了历代重要典籍对卓刀泉记载之外,民间仍流传夹杂着名人轶事、各种传奇而产生的民间故事。

  “卓刀泉传说”的物质载体是位于洪山区卓刀泉街伏虎山西南麓的卓刀泉寺,为洪山区著名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市级文保单位。

  “伯牙子期传说”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古代音乐人物为主体的传说故事,民间的相关内容很多,如琴断口、碎琴山、平塘古渡、琴台(伯牙台)在旧地名史书中均有记载。

(编辑:)
相关内容:
一代忠义武圣关公 运城解州关 三国关羽的名刀“青龙偃月刀” 关羽胡须有多长 传说中关羽是
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 2005-2010 经典传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