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水如金,节水有道。为了解决一口痰、一泡尿甚至一个烟头也要冲去一桶水的浪费现象,董配永投资20多万元,将集团北京总部大楼所有办公室内的抽水马桶全部拆除,改建一处公共洗漱间和厕所。重新设计了下水管线,洗完澡的水先进水箱再冲厕所,最后流进底层储存罐,连同便溺运到京郊农场制成农家肥,用来种植绿色有机食品。为了保证用水不被化学洗涤剂的污染,他借鉴传统方法,用猪油等原料制作了环保肥皂,供集团全体员工及家里使用。食堂用玉米面、麦麸子替代洗洁精擦洗餐具,用过的玉米面、麦麸子含有残羹剩饭和油渍,是畜禽的好饲料,又大大减少了厕所和生活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一举两得。在他的要求下,集团海南农场厨房洗碗池、卫生间洗手盆的水管都不通下水道,而是伸进了一个水桶里,洗澡间也备有水桶。接下来的水得先用来洗拖布、浇地浇树,经过多次利用后才能回归自然。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生活理念的引领者 奖牌金光闪烁,发言感人肺腑,掌声充满期许…… 深远的忧患意识——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贡献。2017年初,集团采取政府提供生产场地和办公用房,企业出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员,以“政企协同推进”的方式,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三间房乡开辟了5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基地。现已接收处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800多万吨、生产免烧砖3800多万块,是北京乃至全国目前投资数额最大、处理规模最多的企业。各种骨料、混凝土、免烧砖等再生产品已被首都新机场高速、天华小区、北京公厕改造、朝南森林公园和小武基公园等建设单位选用,为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和“蓝天保卫战”贡献了力量。 烧柴草取暖做饭。集团有矿山和洗煤厂,然而他却很少烧煤。在条件允许的居住地搭起了火炕、垒土锅灶,用柴草替代了煤电取暖做饭,还带领员工出去拣劈柴草。他对员工说,现在农村取暖做饭放着地里现成的柴草、秸秆不用,却舍近求远、花钱买煤电气,这不是老子《道德经》里说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么? 董配永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应该纠正和改变。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就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从自己做起,让节能环保成为我们每个人无需提醒的自觉。这些年来,他始终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底线——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据悉,董氏集团已先后投资83亿多元,用于绿色矿山建设、废旧物资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始终把珍惜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担当、时刻坚守、无私奉献。 进驻拆迁工地。前几年北京东城区隆福医院一栋二层小楼正在拆除,经过协商,董配永和单位员工一起,抢在建筑垃圾运走扔掉之前进驻现场,拽钢筋、捡砖头、扒石板,把有用的东西分拣出来。他还拿起锤子把大块水泥凿成碎块,分析里边各种原料的比例,研究粉碎后的用途。他对员工说,这些水泥块粉碎后用来打混凝土、制免烧砖、铺路基完全可以,当垃圾扔掉可是白瞎了。后来他选择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很大程度是受了这次现场调研的启示。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