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捧定个活神道。 还有很多人像朱正明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关帝文化。几年前,雷震寰到湖北,发现荆州关帝庙收取每人几元钱门票,便向荆州关帝庙捐款10万港币,让这里敞开大门,让更多民众感受关帝文化;从长江三峡走出来的著名画家汪国新夫妇,把目光聚焦到关圣帝君,创作了多幅关公形象,在海内外多次举办关公画展,传播关帝文化;在关公当年秉烛达旦的许昌,有一位聪明而勤奋的关志杰,他用自己的统计学技巧,制作了关公网站,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海内外朋友了解关帝文化的快捷平台。 是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自己熟悉且认同的关圣帝君形象。关帝圣像千变万化,永恒不变的,是关圣帝君的文化道德精神,这就是“忠义仁勇诚信”。 在海外,华人对关公的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在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北美的纽约、旧金山等地,都建有关帝庙。“关帝庙四海兴盛。”一位美籍华人感叹说。 在探寻三国遗迹的路上,记者看到的关帝塑像有红脸的、黑脸的、拿大刀的、捧《春秋》的,可谓姿态各异。古书描写:手持青龙偃月刀,脚跨绣鞍赤兔马,面如赤枣,凤目虬髯,大耳虾身。人称“美髯公”。关公到底长啥样? 据两岸地方史志资料及民间口碑所载,台湾的关帝信仰始于明代中叶,有福建东山岛渔民、船民经常留居台、澎,把关帝保护神带到了台湾。“现在坐落于澎湖马公岛的铜山武圣殿,即是展现海峡两岸一本同根、同宗共祖的典型。” 当阳关陵祭拜关公 提起关羽,我们就会想到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劈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三江口保驾、水淹七军、镇守荆州、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败走麦城、玉泉山显圣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湖北当阳“关陵”:仿皇宫而建,金碧辉煌,甬道尽头是关公的陵墓。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被吴兵伏获遇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于是关羽头身分葬,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于是,关公的形象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不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去看过洛阳关林的关老爷了吗?那里的关公个个富态。”一个说。“也难怪,作为唐代古城的洛阳,唐人都以丰腴为美,关公自然是富态了。”一个应道。说起关公,每个人都知道不少故事。 “在来大陆的飞机上,像我一样捧着祭祀的关帝神像‘一起搭机’的台商很多。”台商王先生说。这让记者想到了平时在与很多台商接触过程中,在他们的办公室、家中都可以看到敬奉的关帝像。 7月15日,山西运城关公祖庙的千年“关皇大帝”神像搭机抵达高雄国际机场,揭开了全台湾绕境平安行的序幕,台湾各界喜迎“千年关皇大帝”。 “太平洋东岸的旧金山市长布朗到中国城关帝庙求神祈福,在大选中赢得众多选民信任的故事,在旧金山已传为佳话。”在美国工作的张先生说,美国纽约曼哈顿,有一片中华文化味很浓的中国城,宾馆、餐厅、民宅,随处可见关公像。 上阵处三绺美须飘, 关羽生前的职位仅是个将军,爵位不过“汉寿亭侯”,死后却名声鹊起,封号不断升级。据查,关帝信仰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三国以来,有16个帝王为关羽御旨加封,更被民间尊奉为武圣人、恩主公、财神爷。历代王朝对关羽的加封在清代达到极盛,清德宗光绪皇帝对关羽的封号最长:“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共26个字,采用了众多美好的词语,超过了前代任何王朝。 将九尺虎躯摇。 湖北省副省长李春明对湖北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很是自豪。他说,《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2回发生在湖北或与湖北密切相关的重要区域,留下了众多的三国遗址遗迹和关羽传说。“相信通过这次关帝文化的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加深了解,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