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哈佛学生在校内扎营,举行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图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在去世前曾撰文说,美国吸引其他国家的能力已日渐衰落,特朗普政府的种种做法正严重损害美国的软实力。 哈佛大学图书馆。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离法院公布的听证会举行仅有4天时间,此次事件本身还有着很多变数,在哈佛的留学生不妨看看这些策略:紧急转学、联系哈佛国际办公室争取60天“离境宽限期”、与哈佛联手发起法律诉讼争取时间或推翻禁令。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当地时间25日,精品骨灰传奇,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联邦政府将可能不再继续向哈佛大学提供新的拨款,并要求校方提供所有国际学生的姓名及国籍信息,以便进一步审查。 图源:央视新闻 对于双方博弈的前景,应琛认为,后续案件有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虽然最高法院现在有6名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民主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只有3名,但结果应该差不多。最高法院大法官具有独立裁决的权力,也深知国际教育体系对于美国国家力量的重要意义。” 对于有意离开美国的科研人才,世界多地已迫不及待开启人才“抢筹”。 当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多元化的教育规划已是必要选择。对于普通留学生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审视局势。 哈佛大学校园内创始人约翰·哈佛的雕塑。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在1600多名美国科研人员中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1200人考虑离开美国,约占总受访者的75%。调查发现,这一趋势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科研人员中尤为明显。 香港科技大学官网23日发表声明欢迎这些国际生加入,并表示愿无条件录取转学生。香港教育局23日也呼吁香港所有大学为符合资格者提供便利措施,局长蔡若莲还表示已联系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为获录取赴该校升学的学生提供全面支持。 在应琛眼里,虽然美国精英高校仍然不失为好的选择,但是国内优秀高校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美国麦克罗波洛智库2024年发布的全球AI人才追踪报告显示,从本科院校来看,中国高校几乎培养了全球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 哈佛大学23日再次起诉特朗普政府,指其非法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当天就对联邦政府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该法院网站信息显示,听证会定于当地时间29日10时30分在该法院举行。 此次特朗普政府除了拿哈佛大学开刀,也早已将大棒挥向其他高校。据新华社转引美联社报道,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将整改高校认证行业,自今年1月以来,其政府对多所美国顶级高校发出威胁,声称如果校方不调整政策,将面临削减资金的后果。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要求包括根除所谓的反犹主义,以及废除高校向少数族裔倾斜的多元化举措。 面临不确定性,中国学子不妨考虑多元化教育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