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骨灰传奇 >

纳凡蒂亚:造船企业“斗牛士”

时间:2025-07-19 17:05来源:haiwon.com.cn 作者:精品传奇 点击:
说起西班牙海军,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15世纪末,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比其他国家更早认识到制海权的重要性,集全国之力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2000余门火炮的强大舰队。正是凭借这

(冉智文)

“一家企业的生命力不在于它所处的高峰,而在于从高峰跌落低谷后的反弹力。”在西班牙造船业沉寂数个世纪后,巴赞公司并没有迷失航向,而是珍惜每一个可能“逆袭”的机遇,瞄准每一个可能突破的方向,终于在凤凰涅槃中实现浴火重生。

20世纪70年代初,西班牙经济突飞猛进,造船业驶上“快车道”,巅峰时期舰艇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好景不长,1974年,受海湾国家石油禁运和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影响,造船企业订单锐减,不少小型造船厂纷纷倒闭,巴赞造船厂也不得不通过裁员、减少产量以度过产业“寒冬”。为了应对危机,西班牙政府决定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着手对各大造船厂进行整顿,将巴赞造船厂在内的国营船厂合并重组成伊萨尔集团。

在这款航母上,昔日“海上霸主”的造船基因得以展现:为了提高航母抗沉性,“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从上到下被10余道水密横舱壁分割成数十个舱段,即使有数个舱室进水,也能保持漂浮;航母的机库长度占到全舰长度的三分之二,具备出色的海上打击能力……“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服役后,立即成为西班牙海军的核心力量。

然而,随着“无敌舰队”的覆灭,一度称雄的西班牙造船业遭受重创。当时闻名世界的费罗尔、卡塔赫纳等民间造船厂,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沉寂。二战后,由这些船厂合并重组的纳凡蒂亚造船集团牢牢抓住重建西班牙海军舰队的机遇,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先后打造出了“胡安·卡洛斯”号战略投送舰、F-100型护卫舰等享誉世界军贸市场的“爆款”产品,精品传奇页游,重新续写“无敌舰队”的辉煌。

历史钩沉

沉寂数个世纪后,“无敌舰队”的航迹再次延伸

把握命运的转机,将斗牛士理念延伸到军工领域

经过4年的艰苦研发,“佩拉尔”号宣告诞生并开展测试。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佩拉尔”号从军港悄然下潜,迅速航行到目标海域,成功对一艘军舰实施了模拟攻击。

上图:2018年11月,一艘补给舰在纳凡蒂亚造船集团下属造船厂下水。资料照片

在政府干预下,伊萨尔集团的管理架构改革很快完成,平稳度过了公司重组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伊萨尔集团还收购了卡地兹造船厂、门内斯主机工厂等私营企业。转型重塑后的伊萨尔集团,一举成为欧洲第二大造船企业。

这艘史无前例的“跨界”舰艇,排水量达到27000吨,最多能搭载30多架固定翼舰载机和直升机、42辆主战坦克和近千名士兵,既有制空作战和对海对陆打击能力,又有两栖登陆作战的用途。

1947年,西班牙军方对由民间造船厂合并而成的海军造舰局进行改革,纳凡蒂亚造船集团的前身——巴赞公司应运而生。然而,新生的巴赞公司面临着诸多难题:二战后的西班牙百废待兴、经济低迷,军方预算大幅缩水,军舰订单寥寥无几。经历了多个世纪的沉寂,造船工业的技术基础也早已盛景不再……

引进佩里级护卫舰的技术后,巴赞公司将其衍变成“个性鲜明”的圣·玛利亚级护卫舰。与传统的佩里级护卫舰相比,该级护卫舰部分加装了国产电子战系统、近距海上目标定位系统和“梅罗卡”近防武器系统,并为武器系统安上了新的“眼睛”——低空搜索雷达,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由“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和圣·玛利亚级护卫舰组成的新型舰队,成为当时北约海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佩拉尔”号完好无损地重返港口时,等候多时的官兵们沸腾了。“佩拉尔”号所展现出的作战性能,让他们激动不已。尽管受到工艺精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艘潜艇只能在沿海使用。但在“佩拉尔”号问世后的10年内,没有任何一艘潜艇能与之匹敌。

如今,“佩拉尔”号成为一座特殊的“纪念碑”,述说着西班牙海军的昔日辉煌。在“佩拉尔”号的不远处,纳凡蒂亚造船集团正紧锣密鼓地建造西班牙海军新型潜艇S-80。为了纪念伊萨克为西班牙海军做出的贡献,这款潜艇的首艇以“伊萨克·佩拉尔”命名。

之后,西班牙建造了2艘加里希亚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但随着海军将战略眼光投向海外,研发一款装载和作战能力更强的两栖舰艇迫在眉睫。在与造船企业沟通时,军方再次提出新需求。鉴于西班牙只有一艘航母,在航母维护的“空窗期”,海上作战力量会被极大削弱,能不能通过设计,使新舰艇同时具备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的功能?

“鱼”和“熊掌”兼得的想法,令不少企业知难而退。然而在巴赞公司看来,这种“跨界”需求正是未来海上舰艇的发展方向,虽然挑战艰巨,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过5年的潜心研发,2008年春天,“胡安·卡洛斯”号战略投送舰在费罗尔造船厂成功下水。面对军方提出的苛刻要求,巴赞公司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在舰面设计上,“胡安·卡洛斯”号采用了和“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相似的全通式飞行甲板,首段设置了倾斜的滑跃式甲板;飞行甲板进行专门强化,以便承受垂直和短距起降战机的重量和尾焰冲击;舰艇其他部分则按照两栖登陆舰的要求进行设计。

1884年,伊萨克开始按照自己的构想,着手设计一款能够发射鱼雷的潜艇。在经历数次试验后,他的研究成果引起军方高层的关注。在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伊萨克的设计进度提挡增速。

本期,让我们回溯纳凡蒂亚造船集团的发展史,探索昔日“海上霸主”的重生之路。

然而,造舰方案并没有被美军选用。巴赞公司敏感地察觉到这一难得机会,迅速寻求与吉布斯公司合作,并将对方的设计方案加以改进,造出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当时,美国正在为下一代航母的吨位展开“轻重”之争。有些美国海军高层认为,大型航母造价高、建造周期长,不如改用排水量小、较灵活的轻型航母。吉布斯·考布斯公司由此提出了造舰方案:这是一种排水量仅14000吨、可搭载17架战斗机的小型航母,具有一定的海上制空和反潜作战能力。

“宙斯盾”是当时最先进的舰载作战系统之一,一般装备在排水量超过8000吨的驱逐舰上。F-100型护卫舰采用庞大复杂的“宙斯盾”,在当时许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1863年,法国率先建造出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随后,各军事强国纷纷投入到这一新式潜艇的研发中。当时,伊萨克敏锐地察觉到,潜艇很可能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坐落在大西洋东岸的西班牙城市费罗尔,有着风景旖旎的海滩和别具风情的古建筑。这座看似与世无争的小城,却是自波旁王朝以来西班牙海军北方分部的总部,拥有西班牙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造船工厂,F-100型护卫舰、“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等“明星”舰艇正是从这里驶向深海。

(编辑:)
相关内容:
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 2005-2010 经典传奇 版权所有